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今天是母親節,一位年過70歲的母親用大半生時間去照顧大腦麻痺的兒子,即使面對丈夫離世、其他人惡言相向,她都可以樂觀面對,但唯獨一個人,她覺得是有所虧欠。
鄭偉耀媽媽江月萍:「我6時起床,他就7時,覆診那時辛苦、探他也辛苦,因為要轉兩趟車,轉兩趟車才去到。」
轉折路程是鄭太過去多年與小兒子偉耀的相聚時間,在屯門醫院覆診後,送他回天水圍的庇護工場。今年45歲的偉耀一出世就確診大腦麻痺,導致四肢無力,說話和吞嚥也有困難,當時鄭太為了他辭去教師工作。
江月萍:「他既然是你生出來的小朋友,你也要不離不棄愛護他。」
兩母子難得有時間相處,社工為他們送上驚喜。
鄭偉耀:「(要跟媽媽說甚麼?)母親節快樂。(媽媽要怎樣?)要媽媽好好身體照顧我。」
偉耀的爸爸數年前因為大腸癌離世,失去最強後盾的鄭太,雖然非常不捨,但仍保持她樂觀性格應對他人的惡言。
江月萍:「有個伯伯說,你兒子也吃『殘廢餐』,我兒子馬上流眼淚,問為甚麼伯伯這樣說,我就解釋給他聽,他不理解,我們毋須怪他。」
年屆76歲的鄭太祈求能夠照顧兒子有一天得一天,但身體偶爾會響起警號,她希望社會提高對照顧者,尤其年長一輩的關注。
江月萍:「起碼一個月或一年裡,有兩至三次來家訪,當作一個關心,現在也有關愛(隊),也有上門關心這些人,如果政府能夠對弱兒的家長和老人家多些探訪。」
偉耀平日會入住庇護工場的宿舍,工場會安排一些簡單的包裝工作讓他做,訓練身體肌肉外,亦可以賺取少許酬勞。
對小兒子全力奉獻,但鄭太仍然覺得這份母愛是有「缺憾」。
江月萍:「精神全部放在小兒子,變相大兒子對家庭、媽媽好像對他有所虧欠,所以他有自己的家庭,又有到教會,有教會一群人陪伴,我又安心些。願望最重要是兒子身體健康,以及我自己身體健康,沒有好的身體,如何照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