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有超過900個內地團訪港,但實際可能不止這個數目。本台發現在內地社交媒體有不少自組行山親子團,一家三口一日收費3000元人民幣,帶團的內地教師還身兼領隊及導遊。
這一日,一班內地家長帶同子女一行三十人到西貢西灣亭親親大自然,但他們不是自由行,而是參加了一個在內地的英語教育機構舉辦的一日親子郊遊團。
廣州旅客劉先生:「五一放假這個天氣比較好,以這機會帶孩子一起又學習一下英語,又出來感受一下自然環境。」
廣州旅客杜小姐:「我們是一大兩小,三千人民幣。(那些導遊、領隊都是老師嗎?)對,都是他們培訓班的。」
大自然變成流動教室,團友一邊行麥理浩徑,一邊有外籍老師隨團教英文及地理。不過我們發現,這些自組團沒有本地旅行社及本地持牌導遊參與,只有「內地領隊」帶團。
教育機構領隊Jessie:「因為這個團一般導遊可能也不太行,因為我們的課程必須由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來做。(沒有導遊和領隊? )我就是啊。(你是領隊,也是導遊?)是。」
這類自組旅行團不是個別例子,在內地社交網站隨處可見,以這個親子團為例,在高鐵站集合,坐巴士到西貢碼頭,吃了海鮮再坐小巴到西灣亭,之後行麥理浩徑。
行完山後,這個親子營到西灣沙灘學習地質知識,最後搭快艇到西貢碼頭解散。
本台記者以顧客身份向主辦機構查詢,職員話不一定學員才可參加,任何適齡兒童的家庭都可報名,平時帶隊的是專業做戶外項目的內地領隊。
旅議會指出,這類不同形式的自組團沒有本地持牌導遊,是否違規要視乎多個因素。
旅議會主席譚光舜:「朋友來玩根本不是團,不是做生意,甚至乎不知他們甚麼關係。(例如)遊學機構最緊要是究竟去是甚麼目的,我不是去旅行,去某地方參觀景色、又去學英文,主要看它的模式及推廣實質用甚麼形式去運行。」
不過,譚光舜指,任何形式的本地團如果是無牌導遊,便有機會違反逗留條件。
譚光舜:「如果她自己以導遊身份,而沒有持有合法的導遊牌照,也可能沒有工作的身份,其實一定是犯法的,旅監局要正視,執法機構都要正視。」
譚光舜指,旅行社應發掘更多旅遊地點,加入本地團行程,吸引更多內地客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