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電動渡輪先導試驗計劃下,由政府全額資助的第一艘電動渡輪「新明珠39」試運。環保署指市民反應良好,會研究渡輪試行營運數據,再進一步推動應用電動渡輪。
白色的船身印有藍色不規則的線條,遠望好像有海豚在海上暢游。這艘電動渡輪由新渡輪營運,全艘船都有冷氣,夏天坐船也不怕熱,船上有行李架、單車架,還有輪椅乘客專用位及無障礙廁所,部分座位前面更有免費充電位。
船身採用碳纖維物料,較同類型傳統的船輕了七成,可以減少能源消耗,更加環保。甲板有太陽能板,提供額外電源,供應船上照明又配備高效能的磷酸鐵鋰電池,晚上充電後,足夠應付日間行駛。
環保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蘇景隆:「裡面有360組(磷酸鐵鋰)電池,提供的電量有3870千瓦時,足夠一天航程。這個船的設計是新渡輪,由北角去紅磡來回及北角去九龍城,正常班次每天可以走52個航程,我們希望取得更多數據,從數據可以看到未來香港的港內線或船運作等,如何再推進新電動渡輪安排。」
這艘電動渡輪可接載400名乘客,較傳統渡輪載多數十人,星期一起以額外航班形式在非繁忙時段試行,會視乎試行進度,逐漸增加至每周行走三天。
至於第二艘由富裕小輪營運的電動渡輪,則在今年第二季開始試驗。
電動渡輪相比起傳統渡輪,較少震動和較靜,亦都聞不到柴油氣味,乘客可以走出來欣賞海景,呼吸新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