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向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徵收對等關稅,有廠商業界指會開拓一帶一路等市場應對。有經濟學者則認為,中國能透過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抵銷美國關稅的部分影響。
特朗普政府日前向中國加徵34%對等關稅後,連同早前已落實的20%稅率,本港和內地出口貨品到美國需支付合共54%關稅。
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指,上調關稅短期內會對本港和美國之間的貿易造成負面影響。
盧金榮:「美國的企業和入口商,大家都持觀望態度,可能會暫停或延後落單。我們產品的價錢要降低,但降到一定程度視乎利潤就不會再降,再降就變虧本生意,關稅一定是由對方的入口商或消費者吸納。」
有不少港商設廠的越南和柬埔寨都被美國開徵超過四成關稅,盧金榮指廠商應透過多元化布局應對,例如投資巴西、秘魯等低關稅南美洲國家,並加強開拓一帶一路國家市場。
有經濟學者則認為中國有方法應對美國徵收的關稅。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和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中國)的最大出口(夥伴)都不是去美國,反而是去東盟和歐盟,對美國的出口額從2018年至今一直減少起碼都少了三分一,所以對美國的依賴越來越少,而且由於美國向全世界徵收貿易關稅,全世界都會尋找其他貿易夥伴,所以我們從其他國家收回的貿易夥伴,可能會抵銷部分美國關稅的效應。」
莊太量又預計美國加徵關稅後將出現通脹,但因通脹並非由消費需求帶動,認為聯儲局不會加息,若美國股市大跌引發股災,聯儲局為救市反而可能減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