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數據顯示,本港商業活動連續兩個月收縮,表現是9個月以來最差,企業營商情緒是逾4年來最悲觀。
經濟增長放緩及貿易前景不明朗下,上月本港企業新接的內地和海外訂單進一步減少。
評級機構標普全球公布,3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8.3,連跌5個月,見去年6月以來低位,亦是連續兩個月處於低於50的收縮區。
標普全球指出,數據反映本港經濟增長在首季轉差,本地和海外需求同時疲弱,新增訂單錄得9個月以來最大跌幅,又指企業不積極增聘人手,令就業人數進一步下滑,業界不但對美國關稅政策表示困擾,亦憂慮本土和全球經濟轉弱帶來的影響,營商氣氛見2020年12月以來最差。
不過有經濟師指出,即使美國最新公布對等關稅措施,對本港經濟的直接影響有限,預期採購經理指數將保持平穩。
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高級經濟學家謝家曦說:「指數預計在49至51水平徘徊,整體貿易環境當然有所改變,但香港出口主要是輸往內地,佔60%至70%左右,內地經濟有逐步回暖情況,從2月數據可見,3月兩會政府也有更多政策出台,我相信未來中國經濟將進一步穩定下來,從而拉動香港出口。」
他維持對今年本港經濟增長2.5%的預測,又指本港勞工市場仍維持偏緊狀況,失業率未見明顯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