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瑪嘉烈醫院懷疑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 一人離世](https://images-news.now.com/newsimage/NewsImage/CHP-PC-250211-18.jpg)
【Now新聞台】瑪嘉烈醫院3名腫瘤科醫生先後發病,其中一人懷疑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另一名30歲男醫生上周五離世。當局正調查他們的感染源頭,暫時未發現他們曾進食同一款食物。
醫管局、衞生防護中心及香港大學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召開記者會交代事件,指本月2日至10日,3名瑪嘉烈醫院腫瘤科醫生陸續出現發燒、肚痛等病徵,兩人病徵輕微,另外一名醫生在4日發病,兩日後入院,留院一日後離世。
瑪嘉烈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行政總監羅振邦:「醫生病情轉得很快,入院的時候他有嚴重感染的病徵,發高燒及血壓低,一去到急症室,血氧就已經低,在急症室已經插喉,亦即時轉介至深切治療部。他是一名非常好的醫生,所以我在此代表院方,亦代表醫院的同事對這位醫生離世感到非常惋惜,亦十分沉痛。」
當局指,暫時沒有發現院內病人受感染,亦在醫院相關樓層採集逾40個環境樣本進行化驗,而目前三名醫生中,只有一人對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呈陽性,正調查他們的感染源頭,暫時未發現他們曾進食同一款食物。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初步化驗結果顯示,這三名患者當中有一名病徵輕微的醫生,糞便樣本對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呈陽性,而其餘兩位患者的相關樣本,包括去世患者的樣本都是呈陰性。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都會在6樓休息室有機會曾經進食,有些是帶外賣之後翻熱進食。他們另一個共通點如果跟食物無關,可能就是因為環境污染,他們摸了一些病菌。」
袁國勇指,這類毒素難以單靠抗生素等一般腸胃炎藥物可以處理。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千萬不要隨便服用抗生素,因為我們知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服用抗生素之後,嚴重情況會更加嚴重。極少成年人因為這個病死亡,但小童死亡數字是有,如果現時這個情況有好的深切治療支援,有洗腎,(死亡率)是低於5%,但真的會有死亡(個案),但成人真的較少,所以我們真的要弄清楚這問題。」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統計,去年全港錄得5宗病例,主要由進食受污染食物而感染,包括生的免治肉類等,亦可以透過糞口途徑人與人之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