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春節期間,北京三里屯的戲院相當熱鬧,小食部都受惠。人太多,觀眾都提前在閘口等入場。
新春檔期,卡通、戰爭、奇幻片各類片種任君選擇。
張女士:「親朋好友一起去看電影,是非常愉快的一件事情。」
張先生:「那個動畫電影可能會挺好看的,正好也可以帶小朋友一起看。」
根據網絡平台數據,截至大年初二下午,票房包括預售已突破50億元人民幣,大年初一票房達到17億元,刷新歷來單日票房紀錄。
電影城北京區經理李潔:「我們也能看得出我們觀眾對春節檔影片的一個高漲的關注度,也算是給2025年的春節檔開了一個好頭。基本上初一到初七,我們已經預訂了18場包場。為了提前備戰春節檔,安排了員工提前休假,以應對春節檔的高人次。」
新年期間,電影的宣傳都加入了春節的元素,連美國隊長的盾牌都成為了賀年的裝飾品,讓觀眾敲鑼抽獎。
新年票房開門紅,但回看2024年,內地電影總票房約425億元,同比下跌兩成二。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影片數量減少,面對微短劇等在線影片競爭,另外亦與經濟情況有關。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技術變化了,人們更少的看這個大屏。娛樂產品都是個性化,個性化消費都是少數人,最好是一個人。電影院這麼多人看一個電影屏幕,有這種需要才去看,絕大多數是沒有。所以恐怕現在看電影,也就是幾年、幾個時段、長假,有一部分特定人群,春節這樣的消費。」
他認為電影業要研究轉型,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