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沙士十周年,香港是死亡人數最多的地方,其次就是北京。在北京,有康復的沙士患者仍然受到後遺症的折磨,只靠政府每月數百元津貼過活,有人正搜集資料索償。
楊女士03年4月12日同家人輪流在醫院,照顧半身不遂的爸爸,然後家人全部感染沙士。但她兩年前才發現,原來去醫院探病前四日,衞生部發出內部文件,要求醫院加強防疫措施,但醫院並無做到。結果一家人在屋內互相傳染,楊女士認定,是當局瞞報,令民眾對沙士掉以輕心。
根據北京衞生局的統計,現時一共有152名非醫護人員的沙士後遺症患者,08年臨近奧運時,北京當局,向沙士後遺症患者發放津貼,有工作的一個月330元人民幣,無工作的就600元人民幣。
楊女士染病後由於接受大劑量類固醇治療,出現多處關節骨枯,經常出入醫院,現時靠政府每月333元人民幣的沙士後遺症津貼過活,
方渤兩夫婦,太太死於沙士,而他則幸然存活,但就骨枯。他現時正收集後遺症患者的資料,要求當局賠償。 他希望,當局能成立類似香港的沙士信託基金,協助死者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