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兩度發射失敗的南韓運載火箭羅老號,成功發射升空,搭載的衛星並已經進入目標軌道,南韓成為全球第13個有能力發射火箭的國家。
南韓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經過兩次發射失敗後,在當地時間下午4時,即是本港時間3時,在西南部全羅南道高興郡的航天中心順利發射升空。發射後54秒,羅老號突破音速,穿越大氣層。火箭在升空後9分鐘內,經過整流罩分離,一、二級火箭先後分離和點火,最後搭載的科技衛星同火箭分離後,順利進入預定的橢圓形目軌道,南韓當局隨即宣布羅老號發射成功。
至於衛星將會負責分析天氣數據和測量太空的輻射量,以及測量宇宙軌道。宇航中心將會依據它傳回訊息的速度等資料,判定衛星是否正常運轉,有關過程可能需要大約12小時。
羅老號運載火箭是南韓和俄羅斯合作研發的項目,整項工程耗資超過5200億韓圜,即大約37億港元。
但在2009和10年的兩次發射,先後因為南韓自主研發的第二級推進火箭故障,以及動力系統推進器出問題,導致火箭在高空脫離軌道而墜毀。南韓和俄羅斯事後互相推卸責任,及至去年10月和11月又因為技術問題,南韓又兩度推遲羅老號發射。
是次羅老號發射成功,標誌著南韓正式進入太空俱樂部,成為能夠自主研發火箭的國家。
雖然有專家認為,南韓研製火箭推進器的技術仍然較為落後,這也是南韓一直依賴外國協助研發火箭升空的原因,但南韓已經開始獨立研製運載火箭,並期望加入探月行列。
羅老號是南韓首枚運載火箭,由於是在羅老島羅老太空中心發射,所以命名羅老號。
羅老號重140噸、長33米、直徑2.9米,運載能力只有100公斤,相對中國長征二號運載火箭,載重量超過9噸,美國的宇宙神五型、德爾塔四型和歐洲阿里安五型,更達20噸,羅老號的運載能力明顯遜色。
羅老號是由南韓和俄羅斯合作研製,一級火箭由俄羅斯生產,二級火箭就由南韓製造。雖然名義上是合作,但實際上,俄羅斯在技術方面,對南韓有諸多制肘,要求南韓簽署協議,禁止技術轉讓,令南韓專家無法掌握俄方技術。
羅老號兩次發射失敗後,兩國專家互相推卸責任,發生不少磨擦。
根據雙方協定,羅老號第三次發射,亦是最後一次,失敗的話計劃將告終,幸好最後羅老號順利升空,總算挽回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