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有組織調查發現,三成受訪學生正受抑鬱症相關症狀困擾,建議政府將三層應急機制恆常化。
Christy(化名)升上中學後 ,因社交及學業壓力,一度有輕生念頭,需要定期約見精神科醫生及接受心理輔導,但就不太願意和家人分享她的煩惱。
Christy(化名):「我向他們說功課問題或者不知道如何解決,得到回應就是『很簡單,就是這樣做』、『很少而已,也不是很多』、『其實上到來(中學)都是這麼多功課,都是要做』,得到這些回應的時候,會打沉你的意志。」
好似Christy的個案只是冰山一角,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今年7至8月,以問卷訪問了826名港島區中學生,發現近三成受訪學生正受抑鬱症症狀困擾,出現情緒問題,不足一半受訪者願意與同伴或朋友談論感受,只有不足三成表示願意與成年人討論,更有超過兩成受訪中學生表明一旦患有心理健康問題,不會尋求協助。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就指,希望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可以將三層應急機制恆常化,並設立專項基金,支援中學生精神健康。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執行幹事李道生:「希望有一些年青人在初期有情緒困擾的時候,更容易去接受、輔導以及去做心理評估,可以減輕公營醫療壓力,因為太多人排公營醫療,對整個系統有壓力,也透過一個私營輔導中心,可以減低污名化的情況。」
社工建議家長在和子女溝通時,應該要留意說話語氣、內容,為他們營造舒適的環境,讓他們安心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