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中大醫學院發現咽峽炎鏈球菌可致胃癌 七成人帶菌

中大醫學院發現咽峽炎鏈球菌可致胃癌 七成人帶菌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中大醫學院發現咽峽炎鏈球菌可致胃癌 七成人帶菌

【Now新聞台】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咽峽炎鏈球菌會引致胃癌,是首次發現幽門螺旋菌以外,可誘發胃癌的致癌機制。

這種鏈球菌常見於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本港有約7成人帶有這種菌。

大眾一般認知引發胃癌的主要成因,是感染幽門螺旋菌或家族遺傳,但中大研究就發現,胃癌患者的胃黏膜存在大量咽峽炎鏈球菌。

團隊用5年時間,透過小鼠實驗,發現急性感染咽峽炎鏈球菌,兩周後的小鼠會產生急性胃炎,而慢性感染的組別一年後則有胃萎縮。

研究證實,鏈球菌的表面蛋白與胃部的上皮細胞受體,會令胃部酸鹼值升高,使細菌可停留在胃黏膜,誘發胃萎縮和非典型增生等癌前病變徵狀。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榮休講座教授沈祖堯:「當這個咽峽炎鏈球菌,再加上幽門螺旋菌,而與單單只有幽門螺旋菌而沒有鏈球菌的比較時,我們發現無論在萎縮性胃炎,或者腸化生或者胃癌的風險都增加了,所以我們認為這種菌是一個幫兇,或者甚至乎是致命的一個原因。」

研究人員指,目前未有抗生素治療咽峽炎鏈球菌,下一步將研究是否能用益生菌抑制。

團隊建議大眾注意口腔清潔,定期用漱口水及洗牙,減低這種細菌在胃部生長的風險。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