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民建聯參觀澳門青茂及橫琴口岸 考察「兩地一檢」運作

民建聯參觀澳門青茂及橫琴口岸 考察「兩地一檢」運作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民建聯參觀澳門青茂及橫琴口岸 考察「兩地一檢」運作

【Now新聞台】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參觀澳門青茂及橫琴口岸,考察「兩地一檢」運作,建議即將落成的新皇崗口岸參考類似安排。

先掃瞄回鄉證,再核實面容及指模,踏入內地管制區後等待核實資料,就可以成功「過三關」,正式入境內地。這種「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過關模式數年前開始在澳門實施。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這日到橫琴口岸視察運作,並體驗自助通道過關流程。他們亦參觀前年啟用的青茂口岸,連同這個口岸,澳門總共有三個口岸採用「兩地一檢」。

有議員建議新皇崗口岸等可參考類似安排,又認為兩地司法管轄權仍然清晰。

立法會議員(新界北)劉國勳:「2025年新皇崗口岸重建好後就可以使用,亦可以在沙頭角口岸重建時用這個模式,當這兩個模式做好後亦可以推廣到各個口岸。」

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北)陳克勤:「大家有自己的司法管轄區是很清楚的,剛才過關時,大家都會看到地上有一條線,各自在自己的司法管轄區內執法。你自己選擇走這條通道,你可以選擇將自己的過境資料、人名、身份證、面容及指模交給入境方,如果你不選擇這個快捷方法,你用傳統的模式都沒有人迫你。」

如果無申請自助通道在這裡入境內地,要經人工查驗通道關口,會分別有澳門及內地關員核實身份證及回鄉證。

民建聯又指「兩地一檢」可以減省人手及時間,如果香港口岸試行,屆時關口只需要兩至三名後勤人員。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