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政府計劃為建造業及運輸業輸入2萬名外勞,並容許補充勞工計劃26個工種輸入外勞,為期兩年。
建造業輸入外勞上限1.2萬人,公營項目優先,包括醫院、鐵路等基建,私人項目在特殊情況下,若能證明非常缺乏勞工亦可輸入外勞,但預期以公營項目為主。
此外,外勞及本地勞工比例為一對二,他們需居於地盤,否則,要居於現時元朗潭尾的社區隔離設施,住宿費將會在工資扣減,潭尾社區隔離設施可容納約8000人。
航空業亦計劃輸入6300人,涵蓋地勤、機艙工作員等10個工種,會有專車安排即日往返內地,但須支付車費。
公共小巴及客車司機則分別引入900及800人,須持有非本地駕駛執照最少1年,並要通過駕駛考試、職前課程及實習訓練才可正式工作。
另一方面,政府計劃放寬補充勞工計劃26個非技術工種,包括侍應、收銀及售貨員等,均可輸入外勞,為期兩年。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說:「隨著人口老化,香港亦出現結構性勞動人口縮減,多個人力密集行業及工種,尤其是建造業及運輸業,均面對人手短缺的情況,面對嚴峻而迫切的勞動力短缺現實,政府會果斷處理,我們不會容許人力短缺成為阻礙香港復甦、窒礙經濟發展、影響民生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