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理大團隊首次發現類鼻疽伯克氏菌可在颱風後的空氣中存活,經基因分析後,認為深水埗區類鼻疽傳播途徑是吸入性感染,但仍未能確認造成爆發的源頭。
理大研究團隊今年八月至十月在深水埗區採集空氣和泥土樣本,發現近三成泥土帶有類鼻疽伯克氏菌,證實區內泥土廣泛有此桿菌。
而團隊在八月十五日,即颱風木蘭吹襲之後五天,在白田邨地盤附近一個空氣樣本也培植出類鼻疽伯克氏菌,是首次證實颱風後的空氣可帶有存活的類鼻疽菌,同時發現深水埗區個案的基因是全新的菌株ST-1996。
團隊推斷,深水埗個案是透過「吸入性感染」傳播,但仍未能完全確定「溫床」,懷疑嘉頓山是其中一個源頭。
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習副教授蕭傑恒:「我們有懷疑嘉頓山,因為風向、地理似,但最重要是,我們未曾試過在嘉頓山培育到存活的伯克氏菌。我們都有嘗試取深層樣本,但現在不是下雨時間,有些錯過收集樣本的最佳時機。」
團隊預計,明年風季深水埗區鼻疽個案會有上升趨勢,提醒市民若住所鄰近山坡或斜坡,在颱風後數天要關閉窗戶,減低吸入類鼻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