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警方在9月底推出「防騙視伏器」,為可疑來電等資料評級,單在10月份已錄得逾70000次搜尋。警方研判,當中約一成五「有伏」,警方呼籲市民提高警覺。
一名大學生上月初收到獵頭公司來電,邀請參與刷單工作,但需要預先墊支款項,她前後匯款25次,共約27萬。最初曾經賺取約1000元,但再「加碼」墊支後,就未能取回本金,發現受騙後決定報警。
大學生黃小姐(化名):「(假冒)衞生署來電,一些假冒官員的電話都接過,當時都知道是騙案,沒有受騙。(獵頭公司來電)當初都怕受騙,都有查過這間公司一些網址,見到是有真實公司,甚至查它的商業證明等,但最後發現這間公司冒認其他公司的圖像。」
警方在九月底推出「防騙視伏器」,市民可透過電話號碼、電郵等搜尋,了解其可疑程度,網站會根據安全風險,以紅、橙、黃、紫四種顏色評級。單在上月,便錄得74330次搜尋,當中有約11000次被評為可能疑似或高危「有伏」。
警方指,當中有逾6000個搜尋結果,跟已確認的詐騙案件有關,反映成效顯著。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范俊業:「與詐騙案有關的搜尋,再乘每一宗詐騙案平均損失,即13.8萬元,其實我們警示了高達四億港元損失。我自己認為是相當有效,至於指『防騙視伏器』需要時間更新或要有人報案,這是事實,所以要研究如何增加、豐富我們的資料庫。」
警方指,最近有部分詐騙電話前面沒有「+852」,提醒市民不要只用「+852」作辨認,最好下載電話攔截應用程式及主動舉報詐騙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