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去年有三件清朝文物受損,有立委質疑故宮刻意隱瞞,故宮院長澄清因為要調查,所以沒有公開事件,又指一名員工證實疏忽並且已經懲處。
以嬌黃釉為底色,用綠彩雕刻出雙龍搶珠的「嬌黃釉綠彩龍紋碗」,碗底印有大明弘治年製,是清朝仿明朝的製品,一直收藏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從未對外展出,但這隻龍紋碗去年2月點算文物時被摔破。
台北故宮發布最新圖片,證實共有三件清朝文物受損。其中,龍紋碗有四塊較小的碎片;另一隻清朝康熙時期的小黃瓷碗就裂開一大塊;最嚴重的是清朝乾隆時期的青花花卉盤,裂開三大塊,旁邊還有一些較小碎片。
故宮解釋是瓷器科人員去年整理文物期間,發現兩件瓷器有破損。經查明後不涉及人為疏忽,但承認青花花卉盤是從工作枱上掉落,負責整理的人員已被懲處。
據報當時故宮院長接獲報告後,要求相關人員「封口」,不可以點交、紀錄及檢視報告,有立委質疑是刻意隱瞞。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在整個過程當中,都要求不做紀錄,不做任何的檢視報告,用密件的方式來掩蓋這件事情。」
聲明又指因為要保存證據,在案件調查和文物修復期間,一般人員無法提取和檢視,否認是隱瞞。
故宮院長亦承認目前的保存文物方法落後。
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多盒一箱或是多物一箱,這是一個非常不符合時代潮流,是一個落伍的保管方式,我們其他的文物都已經改箱為櫃。」
目前龍紋碗正在修復當中,而小黃瓷碗和青花花卉盤就等待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