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長者醫療券推出約13年不時有濫用個案,為使醫療券用得其所,政府考慮規範部分金額須用於健康風險評估等基層醫療用途。有社工憂慮做法減低長者使用時的彈性。
一堆食材價值4000元,是69歲的英姐大半年前在深水埗藥房職員游說下用醫療券購買。上月,英姐到地區康健站做身體檢查,驗到有糖尿病,但因醫療券已用盡,她不想看私家醫生,改去公立醫院排期。英姐稱一直不清楚怎樣善用醫療券。
英姐:「(藥房)說我若不使用醫療券便沒有用,我又不知道,幾十歲甚麼都不知,我甚麼都不知道,只專注工作。」
政府自2009年推行醫療券,旨在加強長者基層醫療,多年來坊間不時揭發有商戶游說長者用醫療券,買名貴藥材、花膠等。為了確保醫療券用得其所,政府考慮規範使用包括將部分醫療券金額,劃定用於基層醫療的指定用途,包括健康風險評估慢性疾病檢查和管理及加入共付額的概念等,希望長者善用醫療券預防疾病。
有協助長者的社工憂慮限制部分金額用途,減低長者使用醫療券的彈性,建議政府改以提供身體檢查折扣作誘因,並加強教育基層醫療概念。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長者用醫療券需要配套,很多時基層醫療不是周圍都可找到,例如身體檢查,大部分基層長者(健康)素養很低,不知如何令自己健康,亦不懂找服務,變相很多時有資源都沒有主動性找預防性服務。」
社工認為若政府落實規範醫療券用途,每年醫療券金額要加碼,讓長者可以繼續用來看中醫、牙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