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內地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及工業增加值均勝預期,有經濟師認為,仍需留意冬季煤炭供應,年底前經濟或需由外貿帶動。
內地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及工業增加值均勝預期。
國家統計局公布,上月零售銷售升幅擴大至4.9%,遠高於預期3.7%,10月工業增加值則升3.5%,高於預期的3%,不過,首10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1%,略低於預期。
對於近期經濟增長放緩及物價上升,引發滯脹討論及憂慮,國統局稱,僅受短期制約影響。
國統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主要來看,三個季度受疫情、汛情衝擊,經濟增速有些放緩,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輸入性影響,以及國內部分能源、原材料產品供給偏緊,造成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漲幅擴大,看來好像出現滯脹表象,不過,總的來看,這種情況應該說是受短期衝擊因素造成,屬階段性狀況。」。
國統局又稱,隨著重大項目落實,支持基建的專項債加快,均有利基建投資,未來增速仍會逐步提升。
有經濟師認為,10月工業生產回升,當中電力及燃料生產亦錄得較大升幅,反映中央致力確保電力及煤炭供應,不過,仍需留意踏入冬季後的情況。
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說:「雖然數字上較市場預期好,似乎亦不需要太擔心第4季開局,但我認為冬季只是剛剛開始,加上電力、煤炭需求仍非常大,這方面會否有後續影響,仍需密切留意。」。
經濟師預期,由於電力、煤炭供應仍會偏緊,加上汽車生產受晶片供應緊張拖累,預期第4季工業生產表現偏弱,工業增加值跟第3季比較變動不會太大。
至於年底前的經濟增長動力,或需靠出入口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