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政府正修復塱原濕地發展生態公園,工程開展了近兩年,成功增加了5公頃的濕地,團隊希望到2023年可以修復8公頃濕地。
成長到差不多高度的秧苗就會拋下田,讓它們自然生長,這些工友站在田邊將一株株稻苗拋落田中。不要以為他們懶得俯身插秧,其實這種技巧叫「拋秧」,有別於一般的插秧 ,「拋秧」可以讓稻苗成長時自然地形成不同的距離,更接近自然生態。
這塊水滋田雖然看落平平無奇,但團隊在修復時投入了天然肥料,培養水蛭、紅蟲等無脊椎動物營造傳統生境,為鳥類提供食物,完成濕地食物鏈。
這些水中小島是團隊為吸引候鳥而準備的,島上保持乾燥的環境有利牠們繁殖,亦避免鳥蛋被陸上獵食者捕食,這項工程2019年底開展,團隊希望工程最終能為生態公園增加8公頃濕地,至今已成功增加5公頃。
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自然公園主任陳倩慧:「增加的濕地主要是從一些乾旱及之前荒廢的農田,將其復修做通菜田或慈姑荸薺田、淺水生境,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濕地生境,至於在甚麼地方其實也很難告訴大家,因為這些濕地生境分布在塱原的不同地方,因為塱原的生境其實是一個散布,在不同地方及不同種類的濕地生境所創造出來的。」
計劃預計在2023年底峻工,日後營運時或會邀請 原本在古洞耕種的農夫合作,讓他們能在這片土地上繼續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