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2021年7月23報章A1頭條摘要。
《星島日報》— 土地共享「開齋」 南豐申建1600伙 大埔兩選址共3.2公頃相距700米
「土地共享先導計畫」逾一年,終於接獲首宗申請。發展局宣布,申請者是南豐發展有限公司,地皮位於大埔露輝路及汀角路。出乎意外的是,首宗申請涉及兩幅相隔七百米的用地,合共佔地約三點二公頃,面積較大的一幅將會興建約一千一百四十九個公營房屋或首置單位;另一幅則會用作興建私樓,提供四百九十三伙。地產界人士分析,發展商刻意以兩個地盤作單一申請,分別作私樓及公營房屋發展,將有助提升私宅部分的價值。
《明報》— 指兒童繪本煽動仇恨 國安警拘5人 言語治療師總工會涉出版3書 工盟:以言入罪升級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昨日拘捕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5人,指他們涉「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意圖引起公眾、特別是年幼孩童對特區政府及香港司法的憎恨、煽惑使用暴力及慫使不守法。涉案工會出版的3本繪本包括《羊村守衛者》、《羊村十二勇士》及《羊村清道夫》。職工盟批評,這宗案件顯示官方以言入罪的程度一再升級,敲響了藝術創作自由的喪鐘。
《文匯報》— 「民陣」資金流四黑洞 或涉欺詐洗錢危國安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令社會重新檢視不同組織的合法性,並關注它們與外部勢力的關係。文匯報翻查種種資料和據消息人士透露,發現「民陣」的資金流存在四大問題︰借用其他團體戶口;從不交代市民捐款去向;與亂港組織的資金重疊;多個團體成員曾接受外國資金等。有政界人士在接受文匯報訪問時認為,有關資金問題或涉嫌觸犯欺詐、洗黑錢,以至香港國安法,有關人等必須向社會交代,執法部門更應徹查。
《信報》— 首宗土地共享 南豐併兩地申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8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去年5月起接受申請,經過逾一年,發展局終於接獲首宗由南豐發展提交的申請,建議在大埔汀角路兩幅用地共興建6幢樓宇,總樓面面積約91.46萬方呎,提供1642個公私營住宅單位,其中公營房屋或首置上車盤單位佔1149伙,即約七成。不過,地產商要發展該些土地,起碼「過五關」才成事,私人住宅部分,預計最快2028年落成。
《大公報》— 民陣反中亂港 罪證確鑿應取締
《大公報》調查揭發,禍港19年的民陣既沒有註冊為合法社團,也沒有穩定的銀行戶口,而是不斷透過借用其他組織的戶口收取捐款,當中包括街工、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正委會)等。現時民陣氣息奄奄,但其約500萬元港元存款去向成謎。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借出戶口已有可能干犯洗黑錢罪,特區政府及警方應該盡快採取行動,取締相關組織以及拘捕相關違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