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2021年5月31報章A1頭條摘要。
《星島日報》— 打齊兩針破百萬關 商界研「加樓」谷針 林健鋒:或每兩周抽獎一次 有現金婚姻配對等
政府近日歡迎各界「出招」鼓勵市民打針,繼有發展商宣布送樓,引起城中熱話後,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商界議員林健鋒昨日亦透露,正與總商會制訂不同的抽獎計畫,打算每兩星期抽一次細獎,禮物包羅萬有,除了一般抽獎活動常見的酒店住宿、機票、戲票、飲食券等,也有料受市民歡迎的現金券和罐頭鮑魚,甚至提供婚姻配對服務等,他還希望會有企業捐出第二、三個單位。
《明報》— 獄中無燭,心懷燭海 寄語牆外:平安歸來 李卓人以煙代燭悼六四
現為支聯會主席的李卓人,因前年10月1日遊行案被判煽惑他人參與及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成,判囚18個月。他在獄中接受《明報》書面訪問表示,今年6月4日晚,他會在獄中點起香煙代替燭光悼念六四死難者,一如既往以支聯會主席身分朗讀宣言及唱《自由花》,「遺憾的是未能與群眾同呼吸」。他呼籲市民於六四當晚「在任何一個角落,或站立、或行走,做到遍地燭光……效果必定可與維園燭光如海相比」。
《信報》— 滙豐:科企恐「六絕」 下季尾反彈
滙豐金融服務亞洲投資策略主管劉紹文表示,美國通脹陰霾未除、內地對科網監管未明朗及個別大型新經濟股的季績一般,令「六絕月」或會在新經濟股上應驗。然而絕處可逢生,他相信新經濟股有條件在第三季中後期轉勢,建議投資者可緊盯四大轉勢訊號,分別是美股納斯特指數能否再破頂、環球資金是否重泊增長型基金、北水購買力有否增加,以及散戶會否對新經濟股缺乏投資興趣。
《蘋果日報》— 六四紀念館重開 支聯會:講真相不犯法
警方禁止支聯會原定昨日舉行的「毋忘六四」遊行及六四維園燭光集會,但無法抹殺港人對六四的記憶。六四紀念館昨正式重開,舉行名為「八九民運與香港」主題展覽,今年更首次設場區,讓市民到場獻花。支聯會認為展覽不會有法律風險,除非「講事實都係犯法」,又認為市民今年可用自己方式悼念六四。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則以個人名義呼籲市民六四當晚8時點起燭光悼念六四,「守住香港人良知嘅底線」。
《大公報》— 防黑暴再燃 交收「屠龍小隊」裝備 14歲男生斷正
《大公報》上周一(24日)獨家披露,有人在網上以1200元兜售用於暴亂的軍用物資,包括前年暴亂時所謂「屠龍小隊」常用的英美軍用級防毒面具。海關前日員「放蛇」,相約賣家在九龍灣「交收」防毒面具,即場拘捕一名14歲男學生。據了解,男生只為賺取百多元報酬幫人散貨。法律學者斥有人明顯挑戰國安法,促當局果斷遏止,以防黑暴再燃。執業大律師指出,違法交易戰略物品,買賣雙方都可能被判監。
《文匯報》— 僵屍會員濫充數 支聯會支離破碎
一直以來,「支聯會」都對外宣稱有約200個「會員團體」,但據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調查,在這些掛名的「會員」中,至少有一半長期沒有參與「支聯會」活動甚至早已解散,屬於「僵屍會員」,而大量當年以「××議員辦事處」名義加入「支聯會」的會員,至今這些人也早已沒有議員身份,根本是濫竽充數。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仍有參與活動的會員其實不足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