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疫情下學生學習活動大減,現時中小學每年按規模獲發數十萬至百多萬不等的全方位學習津貼,部分學校上學年的津貼餘額超過六成。
這所學校為中三學生設計的人工智能課程,以往會讓學生設計發明品,將概念變成真,現時只能隔着電腦學編寫程式,一些與STEM相關的境外交流都因疫情無法成行。校方正研究調撥款項以其他方式支援課外學習。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校長劉振鴻:「以往可能有些工作未做到,舉例這班學生學習人工智能後,過往資源不會讓他們做認證或向微軟申領證書等,沒有的,但現時既然有資源,我能否將資源調撥一下呢?計劃結束後有認證對他們將來職涯規劃有幫助。」
教育局19/20學年起推出的全方位學習津貼,公營中小學每年按規模發放,如開設24班,中學一年有約117萬,小學則有約76萬,鼓勵學生參與多元學習活動。
首年推出便遇上疫情,本台隨機翻查十間規模相若的學校上學年運用津貼的情況,多間學校用剩六至七成津貼,最多的,有九成未動用,歸納學校說法,原因都是學習活動大減,根據規定,餘額可保留一年,但本學年疫情仍未退。
身兼津貼中學議會主席的劉振鴻認為應善用津貼。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校長劉振鴻:「不是因為有錢便用盡,不是這樣的,反而換個角度,疫情下我們如何變通,初步預計未來數個月都不能出境交流,反過來會考慮本地活動。例如迪士尼樂園的新城堡,我最近亦探索一下每個公主背後都有成長故事,都涉及核心價值,教育局亦提及同理心、守法等這些核心價值,又有沒有機會於初中階段帶學生到迪士尼學習呢?」
如何有效運用津貼達到全人發展目標,教育局指現時每月會安排一次分享,鼓勵學校集思廣益,亦會適時更新津貼運用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