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三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她預告約有二百項新措施,但因應公共財政緊張,部分新措施未獲額外資源。
【13:15】政府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名額2000個,資助企業聘請本港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
【13:12】政府支持香港演藝學院在港島東區興建新校園及宿舍等設施。
【13:10】政府預留20億元,推行電子學習資助計劃,為期三年。
【13:08】林鄭月娥指,學生須有守法意識,社會事件令不少人質疑香港教育成效。政府會加強德育、公民和國民教育工作,並會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以免科目被異化。
【13:04】禁毒基將金撥款支援因社會事件和疫情引發精神健康問題人士。
【13:00】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門檻放寬至200元,延長至明年6月底;港鐵車費八折延長至明年3月。
【12:59】政府將綜援資產上限放寬一倍安排,將延至明年5月底;並將綜援申請者的保險現金價值不納入資產計算,為期一年。
【12:56】政府將重點資助六個行業,協助培育青年人才,包括綠色行業、建造行業、創科行業、物管行業、創意行業及法律行業。
【12:53】擴大2元乘車優惠計劃,政府在研究如何打擊濫用後,將把相關開支納入明年財政預算中。
【12:51】林鄭月娥稱,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是推動減廢的火車頭,政府歡迎立法會重新審議草案。
【12:48】政府將推出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並爭取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12:46】M+及故宮博物館將落成啟用。
【12:44】政府將完善維港兩岸海濱長廊工程,總長度將由28公里增至34公里。
【12:41】因應疫情打擊的士業,政府今年不再推動引進專營的士工作;政府亦會提高非法載客取酬罰則以保障乘客。
【12:40】政府擬在區內建立多元組合模式環保連接系統,包括在啟德郵輪發展區建設水上的士站,建造連接觀塘的高架橋等。
【12:39】政府將加緊落實北環線建設,並於本年底提交南港島線西段計劃書。
【12:37】政府推出「躍動港島南」項目,包括制定海洋公園重生方案,主要加強保育和教育優勢,提供多元化娛樂消閒體驗;活化珍寶海鮮舫,業主已同意將珍寶海鮮舫捐予海洋公園;提升香港仔避風塘、鴨脷洲大街等文化及消閒設施;制定海上旅遊路線,擴大香港仔避風塘,增加船隻停泊區;在石澳石礦場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海上活動中心;加快重建黃竹坑工業區;美化黃竹坑上蓋、商貿區、行人道路等。
【12:29】本屆政府不會放棄明日大嶼研究工作,為滿足市民中長期住屋需求和更寬敞住屋環境,明日大嶼涉及的中部水域人工島工程有莫大好處,包括減輕新界西部交通擠塞、建立近零排放社區,並提供空間排放填料。
【12:24】林鄭月娥指,疫情令建屋成本下降,建造業人手亦較充裕,是造地建屋大好時機。政府會加緊落實北環線鐵路項目,配合土地發展,並已在新田一帶物色90公頃用地,可望帶來逾7萬個單位。港鐵小蠔灣車廠上蓋則可望提供2萬個單位,是繼80年代太古康山項目後,再次有公營鐵路上蓋項目。
【12:20】政府已找到13200個過渡性房屋於未來三年落成,離15000個單位的目標只差12%。為增加供應,政府推行先導計劃,租用入住率低的賓館作過渡性房屋用途。政府亦擬提供現金津貼予長期輪候公屋申請者。
【12:18】政府料未來十年提供31.6萬個公營房屋。煥然懿居旁另一幅土地將發展作首置項目;石籬中轉房屋2022年前清空,重建為公營房屋,料2028年落成,可提供1600個單位。
【12:16】政府將綠置居和白居二恆常化、設首置上車盤,擴闊置業階梯;政府承諾三年內提15000個過渡性房屋。政府已全數找到330公頃公營房屋土地,主要來自東涌填海、古洞北、粉嶺北、安達臣石礦場、粉嶺高球場、多幅粽地等。
【12:12】政府在古洞南設農業園,工程即將展開,明年至2023年逐步落成。政府亦在四個定點設立海上養殖園,環評工作正在進行,料2022年完成;並會支援漁農業界到大灣區發展深海養殖。
【12:11】政府將注資10億元創意智優計劃推動創意產業。林鄭月娥指,「藝術科技」在港大有可為,多個政策局將推動制定相關政策,政府亦預留1億元予相關政策。
【12:08】政府明年將供應更多頻譜供5G使用,亦鼓勵各政府部門善用5G技術。
【12:05】行政會議通過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明日生效。
【12:03】政府將多撥約6億元支援旅遊業;花10億元發展會展業;預留5000萬元資助專業團體在大灣區及海外宣傳推廣。
【12:02】屯赤連接路通車後,港府將爭取港車北上不設上限,方便港人北上大灣區探親或短期旅遊;亦會爭取延長港珠澳大橋開放時間,研究新皇崗口岸設一地兩檢。
【12:00】政府支持香港保險業在CEPA框架,在大灣區設立售後服務中心;內地設立香港大學醫院,試行在港註冊藥物;簡化中醫藥審批流程,在大灣區註冊和銷售。
【11:57】政府選定5個東南亞國家,推動與內地經貿合作,並會以電子玩具和電器作為試點。政府亦會爭取成為首批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的經濟體。
【11:55】政府推出一站式平台「Go GBA」,協助港商在大灣區發展。貿發局亦會利用實體網絡,協助港商進口報關等事項。
【11:54】小型工程開支上限將提升至5000萬元。
【11:53】香港將與深圳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讓協助年輕人才赴大灣區發展。政府亦會推出為期五年的傑出人才計劃,動用20億元,吸引有意到亞洲發展的海外人才赴港。
【11:50】政府稍後公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將推出逾130項措施。下月亦會推出「智方便」平台,初期涵蓋20多項公共服務,如車輛續牌等。
【11:46】機管局建議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設自動化停車場,外地旅客泊車後,可經位於機場限制區的通道直達登機閘口,毋須入境香港。
【11:45】雖然疫情打擊全球航空業,但政府對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全球航空樞紐仍充滿信心。機管局將如期於2022年啟用第三條跑道、2024年完成整個三跑計劃;2023年完成高端物流中心計劃;2021至27年逐步完成航天城項目。
【11:40】林鄭月娥稱,一帶一路建設為香港帶來無限機遇,當歐美因疫情陷入衰退時,內地已恢復經濟增長,香港無理由捨近圖遠。香港應以大灣區為重點,強化國際循環中介人角色,經濟將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11:37】經濟發展方面,在社會動盪和新冠疫情下,料全年經濟收縮6.1%,提振經濟、創造就業迫在眉睫。
【11:35】林鄭月娥指,今年來各項防疫措施,均基於當時掌握的資訊和專家意見,絕無政治考慮。
【11:34】特區政府衷心感謝每一位參與防疫抗疫工作人士,以及提供協助的中央政府和內地省市。林鄭月娥盼能通過健康碼互認,讓兩地居民逐步有序在毋須檢疫下恢復兩地來往。
【11:30】精簡行政程序方面,政府將重點簡化土地發展管制和審批,以及私人發展程序審批工作,並會在各政府部門持續改革逾900項服務,亦會善用現有各項基金,簡化行政程序。
【11:28】政府過去半年多,透過財政預算案和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推出3100億元紓困措施。在財政開支大增下,政府將撤回要求開設首長級職位建議。
【11:27】林鄭月娥稱,過去一年多,香港社會動盪,有人鼓吹違法達義,重申警方對這些違法行為必定嚴正執法。對於18歲以下、有悔意的違法者,警方會視情況以警司警誡、守行為等方式處理,但前提是這些人士必須有悔意。
【11:25】律政司將推出更具聚焦性公眾活動,包括教育年輕人正確法治觀念,增強守法意識等。
【11:20】林鄭月娥指,基本法規定,公務員必須盡忠職守,政府今年內會修訂法例,完善公職人員宣誓安排。
【11:15】林鄭月娥指,港區國安法帶來顯著效果,激進組織大為收斂、組織頭目潛逃、街頭暴力行為大幅減少。她稱,過去一年的修例風波,不但見到暴力行為不斷升級,更突顯反對勢力和鼓吹港獨組織公然挑戰中央權力,甚至勾結境外勢力,尋求制裁,局勢到達非中央出手不可地步,因此中央才制定港區國安法。
【11:11】疫情方面,中央支持香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在中港兩地實施並互認健康碼;中央又會確保香港新冠疫苗供應,預留一定數量內地生產疫苗予港人使用。
【11:08】中央將在年底前全面落實24項粵港澳大灣區措施,即將出台的包括容許在大灣區註冊的醫院使用在港註冊藥物、在港珠澳大橋實施港車北上、在新皇崗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加大理財便利等。
【11:05】 林鄭月娥指,在疫情和境外勢力干預下,這份施政報告的首要目的是令市民恢復信心,在政治上正本清源,在經濟上著力提升香港優勢,在民生上繼往開來,盼得到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