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港大研究:近半25歲以下受訪者有壓力症狀或抑鬱

港大研究:近半25歲以下受訪者有壓力症狀或抑鬱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港大研究:近半25歲以下受訪者有壓力症狀或抑鬱

【Now新聞台】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研究指,過去一年社會事件及疫情,整體受訪者中,有三成六人同時出現中度至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狀及抑鬱。

過去一年,香港經歷反修例示威,之後亦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港大醫學院在今年二至七月,以網上問卷訪問一萬一千多人,近四成一受訪者出現高度創傷後壓力症狀,近七成四受訪者出現中度至嚴重抑鬱症狀。整體受訪者中,有三成六人同時出現中度至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狀及抑鬱。

研究團隊鼓勵受困擾的人,多放眼於能夠控制的事情。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在我們周圍發生的事中,其實有些事情我們不能控制,但亦有些事情我們能夠控制,我們要在生活和生命中,要好好掌握我們能控制的事,不能控制的事,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了,如我們只著眼不能控制的事,去承受那沮喪和無助的感覺,會只面對最不利的環境因素。」

而在疫情影響下,六成多人對個人前途感到憂慮,近五成三人因為缺乏防疫物資感到壓力。

女性較多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狀,25歲或以下的年輕人出現症狀人士的比率接近一半,較其他年齡階層高。

陳友凱:「在年青階段,很多時候會特別著重個人意義、理想、關於生命意義的問題,會特別著重過去一段時間發生的轉變,有很多正挑戰這些問題。」

他又不排除,有人因為社會事件,對公營服務機構的信任度打了折扣,而抗拒尋求援助,呼籲社會多些支持這些人士,促進他們康復。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