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反修例運動持續超過半年,社會出現了「黃色經濟圈」,網上有不少專頁和群組,列出商戶的政治立場,但有店舖稱被誤解,要四處奔走澄清。
商舖貼滿便利貼和文宣的連儂牆,是黃色經濟圈的標誌。市面上出現不少這類應用程式及群組,列出店舖的政治立場。不過,有店主被誤會是藍店,但澄清無門。
陳先生是一間咖啡店的負責人,去年底在一個黃色經濟圈群組,被指是中資的藍店,不讓員工罷工。他否認有這樣做,但要澄清相當費神,最後管理人將帖文移除。
之後,一個生活雜誌專頁介紹他的咖啡店時,再次有人留言指是藍店,他發現即使澄清都沒有用。
一在社交網站搜尋「黃色經濟圈」,就已經找到最少四五個專頁,不少支持抗爭運動的人,都會靠這些平台,決定去哪裡消費。
Tommy是一個黃店指南網站的發起人,他和義務團隊會接收市民有關黃店報料,要符合幾個條件才能成功上榜。但他承認,要有要分黃藍店都有困難。
Tommy表示,除了因考慮到被標籤店舖,有機會向他們採取法律行動外,亦是因為難以為藍店定下清晰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