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陪審團倡醫管局應配備多種降血壓藥給醫生選擇

陪審團倡醫管局應配備多種降血壓藥給醫生選擇

【Now新聞台】一名74歲男病人,2016年在屯門醫院懷疑被氣喉誤插食道後死亡,死因庭裁定死於自然。陪審團建議醫管局應配備多種降血壓藥給醫生選擇,進行心肺復甦前後,亦應完整紀錄每分鐘的病情數據。

死者邱名伴有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病歷,2016年因氣喘送往屯門醫院, 家人懷疑醫生用錯藥,令他病情惡化,又懷疑醫護人員插喉協助呼吸時誤插食道,最終他在兩天後死亡。

死因裁判官崔美霞在引導陪審團時,提醒他們不需要考慮醫生醫療判斷是否有誤,只需要確定他的死亡原因。若陪審員認為死者有潛在致命病況,醫療介入都無法阻止死亡,應裁定是自然死亡。

若陪審員認為死者所患疾病不會危害生命,但在接受治療後,不論任何原因死亡,假定不涉及非法殺人,就應判定為死於不幸。

陪審團退庭商議期間,一度向法官尋求指示,問假如死者因治療過程而受傷或令病情惡化,應如何作判斷。裁判官回應指,假如他的最終死亡原因與本身疾病相同,就應判定為疾病。

超過四小時後,陪審團以四比一,裁定死者死於自然,家屬聞判後激動落淚。

陪審團建議醫管局,在深切治療部應有多種降血壓藥供醫生選擇,使用「拉貝他樂」降血壓藥時,需取得多一位醫生同意,以及進行心肺復甦前後,完整紀錄每分鐘的病情數據。

死因裁判官崔美霞指,死因庭職責有法例限制,裁決未必是家屬理想的答案,但家屬仍然可以循其他途徑繼續追討。

死者女兒對裁決表示失望,但尊重,又質疑屯門醫院未有在聆訊中交出完整記錄,蓄意隱瞞事實。她表示會尋求法律意見,循其他途徑繼續追訴。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