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現今網店流行,還有多少人去實體書店買書?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書店,在全球最大網上零售商亞馬遜和獨立書商的競爭壓力下,過去五年中市值蒸發逾十億美元,近日終被著名對沖基金,以近七億美元收購。
Elliot本身已經擁有英國最大連鎖書店水石,水石曾有長達六年時間處於虧損的狀態,直至2016年終於轉虧為盈。
將水石起死回生的是在2011年獲聘為行政總裁的當特。Elliot收購巴諾書店後,當特亦兼顧經營巴諾,大西洋兩岸兩間最大的實體書店會獨立運作,同時亦產生協同效應,在採購圖書時,有更大的議價空間。
當特令水石「重生」的經營方式可能才是重點。55歲的當特有自己的書店,一向質疑連鎖經營模式的他指,全英國的水石書店都是一樣的裝修、賣一樣的書,但他認為書店所在的地方不同,讀者對書的需要亦不同,所以採取不干涉政策,讓每間分店根據所在地方的情況自主採購、陳列和打造分店的特色,同時致力將書店變成為社區服務的文化場所。
上網買書無疑較便宜,要令實體書店有存在價值,當特認為這就要着眼於網店無法提供的「體驗」上,營造出不會在其他地方找到的選書體驗,讀者自然會光顧。
在互聯網時代,大型連鎖書店經營不易,獨立書店亦掙扎求存,但不少人仍然逆勢而為。近年就有「一人書店」或「一日書店」出現,日本更有一星期只賣一種書的書店,並圍繞所賣的書舉辦活動,例如展覽、作者見面會、小型演奏等,為每一本書創造屬它的世界,讓讀者更能投入,結果大受歡迎。
亦有獨立書店與地區結合:台灣靜宜大學講師奚浩在台中清泉崗開設的獨立書店,平日供社區使用,周末就展售書籍,賺的不多,但就成為改變社區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