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受災嚴重的關西國際機場,跑道仍有積水,雖然控制塔沒有受損,但部分無線電通訊設施被浸,暫時不能使用,機場何時重開取決於連接橋的開通情況。關西機場是全球首個在人工島上興建的機場,啟用後成為航空及物流樞紐,但運作多年來一直問題多多。
廿幾年來吹襲日本的最強颱風,短短一小時關西國際機場跑道完全淹沒。
這個在全國最繁忙機場排名中名列第三的交通要塞,周二、亦即飛燕來襲當天迎來機場啟用24周年紀念。
關西國際機場落成前,當地航運需求由大阪國際機場獨力應付,然而機場座落人口稠密地區,無法擴建,變相窒礙地區經濟發展,興建新機場的計劃逐漸萌芽。不過,要覓地殊不容易,土地短缺下,政府破天荒決定在大阪灣填海開發人工島,作為新機場選址。為求確保「海上機場」能抵禦頻繁地震及風災,人工島設計經過多重考量,例如用上可承受風速每小時200公里的消波塊等。
關西國際機場1994年9月4日正式啟用,本以為新機場有助帶動經濟發展,豈料未見成果已問題多多。
機場運作6年後,工程人員發現客運大樓沉降,須加建混凝土牆,防止海水滲入。機場客流量亦遠遜預期,不少外國航空公司均表示「落地費」定價過高,例如一架波音747客機,每次降落須支付近一萬美元,較其他亞洲的機場高三至五倍。
機場使用率低,令這項斥資200億美元項目至今仍然負債。直至近年,受惠於各地廉航崛起及周邊國家旅客數字上升,營運狀況方有改善,去年客流量達破紀錄2800萬人次,平均每日多達460航班升降。
為了進一步減輕債務,日本政府三年前將大阪兩個機場的經營權轉讓私人企業,合約2059年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