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李亨利涉資助危害國安活動 判囚11年 (23:42) 歐藥管局正審視強生疫苗引血栓 料下周公布結果 (23:48) 歐盟就疫苗護照法律條文草案達成共識 (22:09) 丹麥因疫苗副作用決定棄用阿斯利康疫苗 (21:39) 習近平接受29國新任駐華大使遞交國書 (21:38) 中海事局周四起南海實彈演習 台國防部門:會適切應對 (21:29) 美代表團將晤蔡英文 中海事局:明起台海實彈射擊演習 (19:18) 菲臘親王離世四日 英女王恢復執行公務 (19:08) 日本副首相稱稀釋核廢水可飲用 中方質疑水質未達國際標準 (19:06) 菲律賓再就中國漁船在牛軛礁集結提外交抗議 (19:03) 【新聞智庫】交易平台Robinhood (18:58) 拜登分別派代表到訪大陸台灣 北京:反對美台官方交往 (18:40) 中韓對日本計劃排放核廢水入海表達強烈不滿 (18:29) 【核廢水排海】日政府為「氚」創造吉祥物惹爭議 (17:42) 美國再有示威抗議女警槍殺黑人 消息指涉事警將被起訴 (17:32) 日本最大番茄醬生產商停止進口新疆番茄 (17:28) 美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克里訪華 將與中國氣候特使會面 (17:16) 美國非官方訪問團抵台訪問三日 明與蔡英文會面 (17:13) 【環球薈報】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火山噴發釀水荒 (15:17) 【環球薈報】泰國連續第二年禁止民眾潑水節嬉水 (15:17) 逾二百人目擊巨型火球劃破佛州夜空 (13:56) 東京奧運倒數一百天 逾七成民眾望再次延期或取消 (13:52) 克里晚上抵華訪問 重申美中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13:48) 國台辦:堅決反對美方渲染「中國軍事威脅」 (13:38) 美國女警疑意外槍殺一黑人 她與當地警長辭職 (12:28) 美非官方代表團稍後抵台訪問三日 (12:22) 歐聯 巴黎聖日耳門0:1拜仁慕尼黑 (11:51) 【中國評論】福島核廢水排放與中日關係 (11:18) 國台辦:反對美台任何形式的官方交往 (11:17) 雲南瑞麗完成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 驗出4宗陽性 (10:41) 伊朗將濃縮鈾純度提高至60% (10:20) 報道指美國九月完成自阿富汗撤軍 (09:33) 美國報告指中國崛起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頭號威脅 (09:33) 明尼蘇達州續有民眾抗議警方擊斃非裔男子 (08:28) 美國當局籲停打強生新冠疫苗 強生押後在歐洲推出疫苗 (08:27) 李克強:中美須加強對話溝通 兩國脫勾對誰均沒好處 (08:15) 美代表團訪台將與蔡英文見面 有高官指為表達拜登支持台灣 (08:15) 埃及法院頒令扣押一度擱淺蘇彝士運河貨輪長賜號 (07:26) 監管機構建議暫停接種強生疫苗 拜登:美國有足夠疫苗供民眾接種 (06:22) 美國代表團今起訪台 將與蔡英文會晤 (06:20) 美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克里訪華 消息指晚上抵滬周四五會談 (06:19) 拜登普京通電話談及烏克蘭局勢 (23:56) 強生主動押後在歐洲推出疫苗 (23:12) 日本建議與德國舉行聯合海上演練 (21:59) 美國當局籲停打強生新冠疫苗 (21:58) 菲律賓召駐中國大使促撤走牛軛礁漁船 (20:13) 英國放寬防疫限制 研究推測英國已達至群體免疫 (19:03) 緬甸示威持續 聯合國人權專員呼籲各國向軍方施壓 (18:41) 台灣首艘自製萬噸級兩棲運輸艦正式下水 蔡英文:冀防衛力量更加堅實 (18:40) 歐盟拒助黑山還中國10億歐元高速公路債 (18:40) 南韓傳召日本駐韓大使 抗議日方將核廢水排入海 (17:47) 台灣帕勞旅遊氣泡報團反應欠佳 華航取消周六航班 (17:43) 緬甸民眾新年首日繼續上街反政變 (17:41) 德國外長稱需加強雙邊對話 應對印太地區威脅 (17:40) 日揆菅義偉周四啟程訪美將晤拜登 (17:40) 【環球薈報】韋史密夫新戲改取景地點 抗議佐治亞州投票法 (15:48) 【環球薈報】法國軍方引入機械狗參與戰鬥訓練 (15:48) 西甲 切爾達3:4西維爾 (13:38) 拜登:美國在生產晶片方面應急起直追 警惕中國發展 (13:35) 美非裔男子疑遭警擊中後死亡引發示威 事發城市宵禁 (13:34) 【核廢水入海】中批日決定極不負責任 美指符全球安全標準 (13:29) 日本決定將核廢水排出海 學者指影響全球魚類遷徒及漁業安全 (13:28) 英超 西布朗3:0修咸頓 (12:33) 俄羅斯聖彼得堡百年古老工廠大火 消防員一死兩傷 (12:18) 【改坐火車】法國為減碳排放 限制短途內陸航線要停飛 (12:17) 伊朗指控以色列要對核設施電力故障負責 揚言要報復 (12:14)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電站核廢水排入海洋 南韓深表遺憾 (12:13) 【中國評論】螞蟻集團被約談/佛山公路收1.2億罰款 (11:23) 美非裔男子遭警擊中後死亡觸發示威 拜登籲民眾冷靜 (11:20)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電廠核廢水排入海洋 中方嚴重關切 (11:17) 布林肯與北約秘書長討論烏東緊張局勢 (09:23) 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核污水排入海 (08:38) 歐盟宣布延長對伊朗制裁一年 (08:17) 【遠未完結】世衛: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出現反彈 (07:57) 美國否認牽涉伊朗納坦茲核設施電力故障 (07:23) 美非裔男子遭警員擊中後死亡 觸發大批民眾上街示威 (07:23) 法國巴黎發生槍擊案一死一傷 初步相信不涉及恐怖襲擊 (07:23) 【英超精華】(4月13日) (06:55) 【西甲精華】(4月13日) (06:28) 美非裔男子遭警員擊中後死亡 警方稱屬意外 (06:20) 諾貝爾醫學獎由三位美國學者奪得 諾貝爾醫學獎由三位美國學者奪得 2017年10月2日 18:55 【Now新聞台】今屆諾貝爾獎開始揭曉,率先公布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由三名美國生物學家共同得獎。 諾貝爾委員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公布獎項,由三位在美國出生的生物學家霍爾、羅斯巴什以及邁克爾.楊獲得。 三人共同研究果蠅的基因,發現生物調節生理時鐘的分子機制,解開人類、動物和植物幾乎都擁有類似控制晝夜節律,與大自然改變同步的秘密,三人會瓜分九百萬元瑞典克朗,約八百萬港元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