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極客】元朗棕地多閒置 涉非法油站

【新聞極客】元朗棕地多閒置 涉非法油站

【now新聞台】元朗橫洲發展爭議,政府指棕地上的經濟活動難以即時搬遷,而且影響生計,《新聞極客》實地看元朗棕地,發現當中不少是閒置土地,更有人涉嫌經營非法紅油。有關注組織質疑,政府並非不知問題所在,再花時間做全港性研究,只是拖延發展。

橫洲發展第二、三期是在元朗福喜路一帶的棕地,在這裡經營的包括貨倉、回收場等,從入口進入棕地範圍,靠著元朗工業村的一邊主要有貨櫃場,其中最大的貨櫃場堆放了近一百個貨櫃。

在貨櫃場之間有不少閒置的土地,泊了貨櫃車或車架,中間亦有地政總署圍封的政府土地。

至於近朗屏一邊的棕地有大量重型機械,路邊擺放廢棄貨櫃,不少土地荒廢,在相信是回收場的位置亦有一大堆廢鐵。

本台更加發現在這些回收場旁邊有懷疑非法油站,裏面有油車、油槍等設備。

根據地政總署的紀錄,80年代橫洲一帶是農地,到2005年地圖上見到露天貨倉的標示及少量搭建物,2016年露天貨倉變成大量搭建物。

在這裏經營汽車維修的趙先生聘請五名員工,今年初才發現所租來的地方原來涉及三千尺官地,亦沒有更改用途,他透露簽約時不知情。趙先生指如果政府可以協助安置,他不介意搬遷。

據業界人士透露,橫洲棕地內有數百名從業員。

政府在91年修訂的城規條例,引入發展審批地區圖,農地改做露天貨倉如果與規劃用途不符,又不是91年前已存在,必須向城規會申請,否則屬違法。

在橫洲幾公里外的元朗南公庵路一帶同樣有大幅棕地,主要有各類型的倉庫,包括重型建築材料的露天倉庫。

新界倉庫及物流業經營者聯會主席徐位建在此租地經營倉庫,同時亦是「二房東」,組合不同業主的農地轉租予其他人。

他承認曾經明知未有申請改變用途,仍向外招租,等到規劃處發現才補交文件申請。

翻查地政總署紀錄,在80年代公庵路以西遍布這些用虛線圈着的耕地,06年左右露天貨倉出現臨時構建物愈來愈多,現在幾乎整幅地均是臨時構建物。

徐位建認為,即使部分貨倉違規營,亦不能抹殺他們對香港經濟的貢獻。

政府過去並無就棕地情況進行研究,直至前年才展開顧問研究,但要2018年中才完成。

有關注團體的研究指,全港棕地面積達1192公頃,相當於3.7個啟德發展區。以橫洲為例,由於土地業權集中,其實可以優先處理。

本土研究社成員楊夏至認為,只要政府正視棕地違規經營問題,不要「隻眼開隻眼閉」,要重置的經營活動未必如想像中多,政府亦可考慮善用堆填區旁邊的土地,或已完成堆填的空地作為貨倉及回收場。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