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網絡平台做公關 教授:需視乎事件性質

網絡平台做公關 教授:需視乎事件性質

【now新聞台】近年不少機構或者公眾人物都會用互聯網做推廣或宣傳。不過,一旦出問題,有時會被稱為「公關災難」,要避免「災難」發生應該怎樣做呢?

今年6月,本港一間旅行社在社交網站專頁發帖文,藉牛頭角迷你倉大火事件呼籲要愛惜家人,有時間就帶家人去旅行,並附上公司產品的連結,結果被網民批評是「抽水」。公司老闆禤國全即晚拍了一段道歉短片。

近年愈來愈多機構利用網上平台做推廣,不過「災難」同時愈來愈多。

早前,九巴在社交網站用直播交代釀成乘客受傷的玻璃門意外,而沒有召開記者會,做法惹來爭議。

浸大傳播系副教授麥嘉盈表示,利用網絡平台做公關工作,都要視乎事件性質。

九巴回應指,公司近年積極使用新媒體與大眾聯繫,不過理解到社會的意見及關注,日後會平衡傳統媒體及新媒體的應用。

麥嘉盈又指,業界對於網絡推廣仍然是摸索階段,重要的始終是品牌或企業本身的誠信,不然在網上做推廣都是大白象工程。

今晚播出的時事專題節目《經緯線》,會透過真實的「公關災難」個案,探討這個現象為何發生、對我們的生活有甚麼影響、我們又應如何判斷網絡資訊。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