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颱風妮妲襲港,天文台發出今年首個八號風球。回看天文台紀錄,過去兩年襲港的颱風較平均數目為低,情況會不會跟氣候變化有關?
天文台的資料指,受氣候變化影響,香港在未來一個世紀,氣溫將會上升攝氏1.5至3.5度,雨量亦會增加。同時海平面會上升0.5至1.1米,令出現水浸的機會更高。
至於颱風,科學家暫時未有研究,確定氣候變化和颱風數目的關係。不過天文台指,按照推算,如果地球繼續變暖,熱帶氣旋出現頻率會下降,同時個別熱帶氣旋的風速和降雨會上升,令它們更具破壞力。
氣候變化另一個影響,是令極端天氣,特別是高溫日子增加。去年8月8日,天文台錄得破紀錄的攝氏36.3度高溫。跑馬地更錄得37.9度,上水亦有37.8度,昂坪也有30.0度,想上山避暑也不行。同一日在廣東省多處,亦錄得40度以上。
不過氣溫上升不代表沒有冬天,只是寒冷的日子會變少。今年一月本港受曾寒流吹襲,有市民上大帽山看結霜,最後要勞煩消防和民安隊協助,相信觀眾仍然記得。當日廣州還下了百年來第一場雪。
談及內地,最近也是有酷熱天氣,上海部分地區錄得超過40度。中國氣象局日前發布「火爐城市排行榜」,福州、重慶、杭州和海口獲認證為「中國四大火爐」。其中福州的高溫天數最多,每年平均有32.6日。而溫度最高的是重慶,最高有43度。
內地今個夏天亦有連場暴雨,華南、華中和華北相繼發生水災。一個多月來累積死亡人數逾四百人,數千萬人受災,還有龐大的經濟損失。不少民眾質疑政府應對不力,也有人認為是只著重發展,胡亂破壞大自然的惡果。
接二連三的水災和酷熱,內地網民形容是「水深火熱」。隨著氣候變化加劇,類似情況恐怕陸續有來,香港未來可能也會同樣面對「水深火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