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土耳其近年深陷安全危機,分析認為與總統埃爾多安在阿拉伯之春後,企圖成為地區霸主,採取外交孤立策略有關,加上他近年獨攬大權,與歐美愈走愈遠,因此才突然向以色列和俄羅斯低頭,藉兩國突破外交孤立。
2016年只過了一半,土耳其就受到最少六次恐怖襲擊。除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庫爾德武裝亦有加強攻勢,國家安全備受威脅。分析認為這與土耳其近年經常與鄰國、盟友為敵,外交孤立有關。
自2011年中東爆發阿拉伯之春,時任總理的埃爾多安夢想成為區域大國,土耳其於是逐步放棄「零問題」的睦鄰政策,轉為與「專政」和「暴政」劃清界線,公開敦促時任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台,指摘大馬士革政府暴政,還在慢半拍下參加軍事入侵利比亞行動。
不過,隨着埃爾多安壟斷國家權力的傾向日益明顯,修憲實現個人權力擴張,對國內新聞、集會和庫爾德武裝的打壓,都令土耳其與歐美的關係愈來愈疏離,陷入外交孤立。連原本關係友好的俄羅斯,亦因為去年11月軍方在接壤敘利亞邊境,擊落俄方一架轟炸機而交惡。土耳其亦因此削弱了監視獲美國支援的敘利亞北部庫爾德武裝的能力。
種種因素迫使土耳其重新調整外交政策,願意在封鎖加沙海域問題上讓步,與關係冰封六年的以色列,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有助中東和平穩定。預料長遠有助兩國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分享安全情報。
埃爾多安同日亦就去年擊落俄羅斯戰機主動低頭,致函俄羅斯總統普京表達歉意,兩國緊張關係緩和。俄羅斯有望重新成為土耳其制衡歐美的籌碼,亦有助振興當地經濟和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