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科技公司微軟向美國司法部提出訴訟,指美國聯邦機構禁止公司向用戶透露個人訊息曾被搜查,是違反憲法。法庭文件顯示,政府過去一年半向微軟提出五千多項搜查客戶訊息的要求,當中近半禁止微軟向客戶通報。
微軟星期四向美國司法部和司法部長林奇提出訴訟,指控政府濫用1986年通過的《電子通訊隱私法》,禁止公司向客戶通報聯邦機構何時和如何搜查他們的電郵等數據,是違反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公民和企業對財產被扣押和搜查的知情權。
微軟稱過去18個月,政府透過法庭搜查令或傳召文件,提出5624項獲取客戶資料的要求,當中近半要求公司向他們保密,1750項更沒有保密期限。
微軟指出以往調查人員搜屋時,用戶會知道,但政府現在利用雲端儲存,擴大進行秘密搜查的權力。訴訟文件強調,客戶將資料從實體儲存改送到雲端儲存時,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知情權。
微軟總裁兼首席法務官史密斯批評,司法機關要求保密,很多時並非出自需要,而是一種常態,希望透過訴訟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前中情局人員斯諾登2013年披露英美政府大規模秘密監控國民電子訊息後,觸發公眾對私隱權的關注,增加科技企業保障客戶私隱的壓力,自此掀起一幕幕大型科技公司與美國政府較勁的司法訴訟。
微軟、Google等公司兩年前成功爭取,對外公開政府要求搜查個人資料的統計數據。
蘋果亦曾因司法部要求它們為疑犯iPhone解鎖而司法抗爭。Twitter亦正就公開政府搜查客戶資訊展開另一場法律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