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民主選舉制度都設有投票年齡限制,認為太年輕的人,未具足夠能力獨立決定投票意向,目前大多數地方的門檻都是18歲。
台灣正醞釀修憲,降低投票門檻,由20歲降至18歲,牽涉近65萬年輕人的選舉權。
昨天是台灣立法院本屆會期的最後一天,亦是修憲提案最後期限。有團體到場抗議。
國民黨堅持包裹處理,即降低投票年齡、不分區席次分配的門檻降低為百分之三、閣揆同意權、不在籍投票,四個項目一起提案修憲。但民進黨只想先修憲,降低投票年齡,結果朝野協商修憲破局,趕不上明年與大選合併公民複決。
台灣去年的太陽花學運,喚醒年輕一代的公民意識。他們對政治、社會事務的關注、論述和組織能力獲不少肯定,令降低投票年齡的議題在學運後持續發酵。
贊成者除了認為是世界大趨勢,18歲已足夠成熟行使公民權利,亦指出台灣人口結構老化,有必要給更多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決策,避免政策失衡。
朝野都有立委提案修憲降低投票年齡。如果通過,可望在2018年實施,但雙方談了很久仍未有共識。
有輿論批評馬英九總統根本不想降低投票年齡成事,因為害怕會衝擊國民黨選情。太陽花學運徹底曝露年輕人對國民黨的不滿,國民黨對青年的動員能力亦非常薄弱。如果降低投票年齡,新增的選票恐怕都會流向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