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個人入息稅和利得稅退稅上限減至6千元,基本和額外子女免稅額則上調至13萬元。有學者指政府面對龐大財赤,需向中產增加稅收。
財政預算案,打工仔最關心莫過於免稅額,不過,今年可能有點令人失望,與去年一樣,個人入息稅和薪俸稅仍然百分百寬免,但上限由1萬元減至6千元,有打工仔指影響大。
市民郭小姐:「當然有,交多點稅,稅沒有人想交多的,至少都維持一萬元,有加無減機制,最好繼續下去。」
市民黃小姐:「感覺一定不好,但我想政府有它的原因,希望政府聽到我們的聲音後會有所調整。」
住宅物業仍享首兩季差餉寬減,不過每季金額上限由去年的1500元減至1000元;基本和額外子女免稅額則增加由現時12萬元增至13萬元。
市民吳先生:「如果雙倍加到24萬元,可能多些誘因,但是12萬加至13萬元,我覺得不是很吸引生多個小朋友。」
有學者分析政府面對龐大財赤需增加稅收。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推出措施都有一定壓力,壓力就是財政負擔,退稅和差餉都針對中產,看到上限大幅減低,低收入的政府一向照顧較好,變成這是一個妥協的手段。」
今次消費券「縮水」,李兆波仍反對派消費券,認為應針對幫助有需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