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com】湖北武漢市一名67歲婦人,每天宅在家玩電話,日飲至少3支「無糖飲品」,完全不飲清水,結果近日因視力模糊及腹瀉等症狀看醫生,被診斷患上「二型糖尿病酮症」,合併泌尿系統感染及低鉀血症。原來身體響警號的導火線與天天飲無糖飲品有大關係。
內地傳媒報道,事件中的主角陳姓婦人,退休後天天在家玩抖音,或者上網打麻將,又無運動習慣。今年7月,她的兒子為了讓媽媽「健康解渴」,買了大量的無糖可樂及0卡電解質飲品,以為這些無糖0卡飲品就比較健康,而且比清水有點味道可以解渴,婦人竟把無糖飲品當水飲,每天飲至少3樽,不再飲水。
只是飲了2個月,婦人開始視力模糊、體重下降,又有腹瀉、腹痛、全身乏力症狀,到醫院檢查發現血糖異常,治療一個星期後,包括血糖指標仍無改善,更出現頻尿、持續尿意及心悸症狀。
當地醫生指出,經診斷後確認婦人患上「第二型糖尿病酮症」,合併泌尿系統感染及低鉀血症,認為婦人體重超標,長期宅在家不運動、熬夜,本來胰島功能已有減退、胰島素抗性等問題。
導火線是婦人近月大量飲用無糖飲品,攝取過多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人工甜味劑。醫生指,近年研究證實,攝取這類甜味劑會破壞腸道有益菌群平衡,進而造成胰島素抗性、血糖升高。另外,甜味劑會讓大腦及胰島誤判,以為身體攝入糖分,啟動胰島素分泌,這種長期「空轉」誘發二型糖尿病的核心發病。
醫生建議,長者如果有超重情況要更注意身體,一旦出現多飲、多尿、多食及體重驟減,要立刻就醫,並監測血糖。又指長者平時應多飲清水,避免飲食太多「無糖產品」,亦要多做運動,養成每天30分鐘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