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星雲大師舍利子被質疑結石 台灣醫生FB貼結石相片反駁

星雲大師舍利子被質疑結石 台灣醫生FB貼結石相片反駁

台灣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月初圓寂,遺體周一 (13日) 被移送到台南大仙寺荼毘 (火化),佛光山翌日公開星雲大師舍利子的相片,有人認為是星雲大師體內的結石。星雲大師生前的醫療團隊作出回應,指大師沒有結石的問題,亦有醫生認為,舍利子和結石的顏色、形狀都相差很遠,不認為是大師的結石。

星雲大師生前說過「我沒有舍利子」,但弟子在整理他的靈骨時發現很多「清淨白皙、光滑圓潤,宛如珍珠般大小的圓形結晶舍利子」。從佛光山公開的相片看到,星雲大師的舍利子數量非常多,大多呈白色,少量有黃色、深紅色、藍色和灰黑色,每顆都是光滑圓潤。

圖片來源:佛光山
圖片來源:佛光山

有人質疑這些都是大師體內的結石,星雲大師醫療團隊,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吳建興則向傳媒表示,星雲法師生前接受多次超聲波檢查都無發現結石問題,他在科學角度目前很難解釋出現「舍利」的成因。

Facebook@杜承哲醫師
Facebook@杜承哲醫師

台灣澄清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生杜承哲,亦反駁有人認為星雲大師舍利子是結石的看法,他在Facebook分享人體多種結石的相片,指出腎結石主要分為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磷酸銨鎂結石、 尿酸結石、胱胺酸結石;至於膽結石主要分色素結石、膽固醇結石、混合型結石。結石的形狀不規則,而且結構沒想像中堅固,例如膽囊的色素結石,比較粉狀,可以捏碎。在高溫下結石更可能會被破壞,不會形成大師火化後出現的圓形晶瑩有光澤的舍利子。

佛教認為舍利子為長年修持、功德累積的成果。關於舍利的形成,有指舍利是遺體經高溫,在攝氏600至1,600度進行焚燒火化後產生,骨頭內的碳酸鈣與多種鹽類物質結合,形成圓潤陶瓷狀的舍利子。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