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影評—《叔・叔》 窺探銀髮男同志內心與世俗之角力

影評—《叔・叔》 窺探銀髮男同志內心與世俗之角力

【A&M Diary】疫症肆虐,差不多三個月沒有踏足戲院,懷念盡情投入大螢幕上的電影,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今天,決定跟A姐戴著口罩支持入圍第56屆金馬獎5項獎,並入選第70屆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的港產片《叔・叔》。

電影以的士司機阿柏和退休單親爸爸阿海為主線,道出兩位高齡男同志的黃昏之愛。阿柏年輕時由內地偷渡來港,白手興家,與老婆阿清結婚超過40載,有一仔一女,有樓有的士,是香港人勤奮向上的傳統幸福家庭。阿海卻是已退休的單親爸爸,太太早年離他而去,現在跟兒子相依為命。他們表面上是已婚直男,不過他們同樣是躲在櫃裏多年的男同志。機緣巧合,在公園相遇,二人展開內心渴望跟傳統社會觀念的決擇。電影在阿柏與阿海的愛情主線中亦加插爭取同志老人院的訴求,反映同志老年的社會問題。

實而不華 含蓄內斂
《叔.叔》以平實簡潔的調子,寫實地描繪一對年老同志的相識與相愛。電影有少量親熱鏡頭,但都是點到即止,沒有過份煽情,矯揉造作。他們在同志桑拿親熱後,沒有馬上離開,而是輕撫對方頭髮,享受著二人相處的時光。特別喜歡阿柏在車上拖著阿海的手,有說有笑,背景播著《微風細雨》,是屬於他們二人的頃刻,是柔情的,是內歛的。另外,阿柏星期六到阿海家中小聚,二人吃飯後,坐在梳化上,同樣是《微風細雨》的背景音樂,二人淡淡的微笑,眼神互望,輕輕的一吻,流露著淡然動容的真摯情感,一點也不造作。導演實而不華地展現阿柏與阿海的愛情,讓人感到一份窩心暖意。

內心慾望與世俗眼光的角力
電影設定阿柏與阿海都是躲在櫃裏多年的男同志,跟隨著世人的傳統思想,結婚生子,建立家庭,把同志的身份牢牢地埋在心底裏,不敢讓親人知道。直至阿柏在公園遇上阿海,抑壓在內心深處的慾望油然而生。性格較為內斂的阿柏一開始不讓阿海坐前座,保持一定的距離;茶餐廳的一幕亦見阿柏坐立不安;為免讓人發現,阿柏選擇停泊較為昂貴的停車場。這一切都反映出阿柏的內心掙扎,對世俗眼光的介懷,害怕讓人發現自己是同志的事實。

阿海的主動慢慢溶化阿柏,二人開始在車上並肩而坐,阿柏為了跟阿海獨享週末時光,編了回大陸按摩的謊言騙妻子,二人一起買餸下廚,阿柏的慾望戰勝了理智。阿柏邀請阿海出席女兒婚禮是確認阿海在阿柏心中的地位,阿海以舊街坊的身份出現,他們的關係最後也是不可見光。

反觀,Dior是唯一全劇最能無視傳統觀念枷鎖的代表人物,他敢於在公開場合為同志發聲,爭取成立同志老人院,勇氣可嘉,反襯阿海及阿柏二人追求內心慾望的掙扎。

豐富的象徵 巧妙的隱喻
電影刻意描寫阿柏的那件紅色破衣,全劇出現四次。第一次是阿柏老婆建議阿柏丟掉,阿柏表面上不拘小節,稱還可以穿著。第二次是阿柏在衣櫃發現老婆沒有丟掉,因為老婆知道阿柏長情。第三次是阿柏徹夜難眠,天亮時站在窗邊,旁邊掛著那件紅色舊衣。第四次是阿柏與阿海第二次在海邊的對話,歸還十字架的一幕。這件紅色破衣象徵阿柏長情念舊的性格,呼應他把大閘蟹膏讓給老婆及支付女兒酒席的行為,反映他重家,對家人的愛護。阿柏長情念舊的性格令他在愛情誘惑及傳統道德壓力的拉扯中,令更見張力。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