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日本311大地震八周年,官方追悼儀式下午舉行。當年的地震海嘯導致逾一萬五千人死亡,引發的福島核事故令數十個國家及地區禁止輸入當地農產品及水產。八年後的情況如何?
日本消費者廳上周公布民調,顯示只有12.5%受訪者對購買福島食品仍然卻步,比例是相關調查進行以來最少。
為重建公眾信任,福島政府多年來多管齊下,包括進行大規模土壤中和工程,又對來自所謂「危險地區」的農產品,進行覆蓋21萬個樣本的檢測。時至今日,首府福島市的輻射水平已經跟香港、倫敦等「超級安全」的城市差不多。除了少數的野菇和淡水魚樣本發現輻射超標,肉類、蔬果、海魚等的放射性物質含量亦已起碼連續三年無超標。
國民信任逐步重建,但在國外卻是另一回事。目前全球仍有24個國家及地區全面或局部禁止輸入福島食品,大部分都屬亞洲地區。
就如內地,災後一度禁止福島、宮城茨城及東京等10個都縣全部食品及飼料進口。隨着中日關係回暖,去年11月對新潟縣產米解禁,不過食品安全問題在內地向來敏感,要再進一步,北京都不敢輕舉妄動。
至於台灣,這個議題更成為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政治角力場,令蔡英文政府仍然無法為福島食品放行。
事實上禁止進口福島食品的地區,數目已由高峰期54個有所回落,而福島縣農產品的輸出量,2017年度達到213噸,不但猶勝災前,更是歷來最高。這些某程度上都是縣政府及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功勞,包括推出針對東南亞市場的銷售策略,例如向飲用水不太充裕的馬來西亞,兜售稱為「無洗米」的免沖洗白米,價格還要與內銷一樣。
有經濟學家指,全球的食品需求龐大對福島來說是重要的重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