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好Life〉為殘缺公仔做手術 讓孩子認識器官捐贈意義

〈好Life〉為殘缺公仔做手術 讓孩子認識器官捐贈意義

【now.com】有鑑於香港器官捐贈比率偏低,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日前表示會與政府討論,考慮將「選擇參與」的器官捐贈制度改為「不反對當贊成」,望有更多市民接受死後捐出器官。而原來同屬亞洲的日本亦面對少人捐贈器官的難題,當地近日有公益組織啟動了「Second Life Toys」活動,以移植舊毛公仔「器官」到殘缺毛公仔的方法,讓小朋友從小開始認識器官捐贈的意義。

Second Life Toys把舊毛公仔有用的部位裝到有損壞的毛公仔上,讓它們殘缺的地方回復完整。受惠的毛公仔主人在「手術」後要寄信給捐贈者,表達感謝及講述毛公仔的近況。Second Life Toys希望讓小朋友及其家人親身體驗整個器官捐贈的過程,從而選擇自己都參與器官捐贈計劃。

Second Life Toys透過網站尋找捐贈者及需要「器官捐贈」的毛公仔,有興趣的朋友,無論是想捐贈或修理毛公仔,都可以先為公仔拍照再e-mail給該組織,如果適合「做手術」,Second Life Toys會提供一個日本地址,讓大家郵寄毛公仔到他們手上。

或許比起再多的展覽、廣告,用方法讓人親身「經歷」才是宣揚器官捐贈的最佳方法。

需要「器官」移植的毛公仔及捐贈「器官」的毛公仔讓小朋友簡單明白器官捐贈概念。(網頁截圖)
毛公仔因為獲得幫助而開展「新生活」。(影片及網頁截圖合成)
透過同「獲幫助」的毛公仔玩,小朋友及其家人更了解當中意義。(影片截圖)
受惠的毛公仔主人在「手術」後要寄信給捐贈者。(影片截圖)
松鼠尾大笨象(影片截圖)
龍翼鯨魚(影片截圖)
猿臂熊(影片截圖)
經歷過「手術」的毛公仔生命變得繽紛又有趣。(影片截圖)
來源:Second Life Toys::http://www.secondlife.toys/en/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