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十八屆三中全會下午閉幕。為期四天的全會,聽取並討論了主席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而完成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在經濟方面,分析相信,改革細則將包括國企改革、能源價格管制、稅務及金融等領域。
一連四日舉行的三中全會今天閉幕。按慣例,閉幕當日晚間會發表公報,介紹會議的全貌、改革的總體思路及方向。
三中全會文件內,最重要的是《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改革的綱領文件,勾勒未來中國改革的總路線圖。
有內地媒體上日報道,國企改革將邁進一大步,指中央將允許民間投資者最高購入國企一成半的股權,而有關方案將於三中全會閉幕後公布。
不過,國資委隨即作出澄清,指報道不實,又指會按照三中全會統一部署,盡快出台相關改革方案,但並非今日。
深化經濟改革方面,有內地煤體說,中國可能宣布放寬對能源價格的管制,以減低例如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企業的壟斷。
另外,亦有分析指將加大對頁岩氣開發的補貼,及提高天然氣價,相信會加速內地的天然氣開發。
至於整體經濟增長的方向,有分析認為,中央務求以平穩步伐發展,或會將明年經濟增長目標降低至百分之七。另外,文件亦會就土地、財稅、金融、收入分配等改革,給予清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