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08年爆出三聚氰胺奶粉風波後,內地對「洋奶粉」需求殷切,價格持續颷升,甚至冠絕全球。分析認為今場反壟斷調查,未能解決內地乳業市場失衡的情況。
多間奶粉企業一個月前,被發改委正式調查有沒有壟斷後,多款外國牌子的奶粉,已紛紛減價。
由七月初開始,涉反壟斷案的外國牌子奶粉,減價幅度高達兩成,但價格仍然幾乎冠絕全球。
有調查顯示,同一個牌子900克的罐裝奶粉,在部分亞洲同歐洲國家,售價只是百多元人民幣,但在內地就要賣250元人民幣。
「洋奶粉」昂貴,除了因為入口中國涉及關稅等多個環節,增加成本外,最重要是生產商捕捉了中國人的消費心態。
目前,進口奶粉已佔內地市場超過六成,08年以來,進口奶粉價格升逾六成,相同品牌和容量的進口奶粉,國內外的差價達兩倍,其中雅培、惠氏、多美滋等品牌,每年平均漲價一成至三成,又經常以新包裝、新配方的名目來加價。
分析認為,即使今次六間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款,但奶粉減價可能只是短期,而且亦不能解決,內地消費者對洋奶粉需求傾斜,以至乳業市場失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