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因應恐襲情報,繼續關閉中東和北非多地22處地方的駐外使領館。當中三間大使館會在今日稍後重開,其餘19間會繼續關閉至星期六。
有國會議員形容,當局收集到的情報同九一一前夕的情況很相似,是近年最嚴重的恐襲威脅。
在也門首都薩那,當地星期日是工作日,美國駐當地的大使館繼續重門深鎖,有荷槍實彈的軍警站崗把守,氣氛緊張。美國更派出無人機在高空監察大使館附近的情況。
英國駐當地的大使館亦是防衛森嚴,不給汽車停留,記者只能夠在車上拍攝。
美國國務院日前因應針對阿爾蓋達組織的恐襲威脅,暫時關閉中東地區及北非等22個地方的駐外使領館。其中只有喀布爾、巴格達同阿爾及爾等三間大使館會在星期一重開,其餘19間會繼續關閉至星期六。
當局又發出有效期到八月底的全球旅遊警示,警告國民防範恐怖襲擊。盟友英國、德國及法國其後,亦相繼採取同類措施。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委員魯佩斯貝格證實,當局截聽到阿爾蓋達在阿拉伯半島分支高層的通訊,相信他們準備好發動襲擊。
另一名委員彼得金則透露,當局收到的情報相當具體,掌握到襲擊規模和發動日子,但他沒有透露目標在哪裡。
有分析指關閉使領館屬於最高級別的防範措施,不會輕易發出。有資深參議員指,今次恐襲警報與2001年911事件前夕的情況很相似,形容是近年最嚴重的威脅。
有保安專家指,近年恐怖組織改變策略,襲擊駐外機構,比起派人潛入歐美國家發動襲擊容易得多。美國汲取去年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遇襲,導致大使史蒂文斯跟其他三人死亡的教訓,寧願更謹慎地應對。
但亦有學者認為,當局是故意誇大防範規模,目的是不想給敵方知道美國掌握的情報有多具體,減低情報網絡曝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