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月,《華爾街日報》曾報道,有內部電郵和文件顯示,葛蘭素史克在中國推廣一款產品期間,涉嫌向醫生行賄。
報道所指的產品,應該是葛蘭素史克旗下的肉毒桿菌BOTOX。文件顯示有藥廠的銷售人員,向48名目標醫生推銷肉毒桿菌處方,同時承諾提供回佣。
另外,一些醫院亦成為推銷目標。不過,醫院必需要達到一定營業額,才能收取回佣,金額大約介乎三百至五百美元。
《華爾街日報》掌握的文件顯示,葛蘭素史克在04至10年間,在內地大範圍賄賂醫生,向他們提供演講費、現金回贈、豪華晚宴以至旅遊全包的優惠,令醫生使用該公司的藥品。
內地的外資企業,近期相繼受到調查。國家發改委宣布,對部分醫藥企業,進行成本和出口價格調查,並及時調整藥品價格。而葛蘭素史克、默沙東等藥廠都受到影響。
有分析認為,內地民眾對國產藥物信心不足,反而寧願付更多錢,購買進口藥物。但進口藥物價格較高,低下層根本無法負擔,尤其是人口老化問題愈來愈嚴重,對藥物需求只會愈來愈高。當局沒可能對藥價高昂的問題視而不見。因此這次推出新政策,可望能夠降低藥物售價,確保醫藥支出,符合老百姓的承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