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計劃展開一項前所未有的項目,就是捕捉和轉移小行星,並且最快2021年派太空人登陸研究,為人類登陸火星做準備。
整個太陽系漂浮著估計多達七十萬顆大小不一的小行星,科學家經過二百多年研究,到今日想捕捉小行星,再轉移它們的運行位置,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譚。
美國太空總署計劃發射無人太空船,尋找一顆直徑約七至十米,重五百噸的小行星,一旦發現理想目標,捕捉艙會釋放一個大袋,包裹小行星,並在太陽能推動下,將它拖到近月軌道。
若果一切順利,太空總署會在最快2021年,派太空人到小行星探測,並會採集樣本,包括小行星表層物質、金屬成分和水分,再送返地面研究。
科學家認為,與其派太空人到遙遠地方冒險,倒不如捕捉小行星,並重置在近月軌道上,最終小行星或者可以作為繞月太空站或太空基地,未來人類登陸火星時,也可作為太空中轉站。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下達目標,期望在2025年之前,將太空人送到小行星。他剛剛提交的財政預算案中,有177億美元是預留給太空總署開展各項研究。署方未有透露,捕捉小行星計劃要花費多少,但估計總投資最少要26億5千萬美元。
俄羅斯二月有隕石墮落,導致近千人受傷後不久,又有重十三萬噸的小行星,高速掠過地球,若然美國這次轉移小行星計劃得以開展,將會是人類首次操控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