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美國參議院的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出現突破性發展,在部分民主黨議支持下,通過程序性投票,意味歷時40日、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有望結束。
參議院罕有周日開會尋求就停擺達成協議,多數黨領袖圖恩表示,會議涉及的法案,除了為聯邦政府提供過渡撥款至明年一月,亦會處理農業部、退伍軍人事務部,以及國會的三項全年撥款法案。最終以60比40通過程序性投票。
美國聯邦政府相隔七年再度陷入停擺,導火線是民主黨堅持特朗普政府必須延長將於年底到期、俗稱奧巴馬醫保的平價醫保。辯論期間,圖恩向民主黨人承諾會安排在12月第二個星期前,再召開會議,表決是否延長平價醫保補貼。
據報共和黨計劃作出讓步,有意將平價醫保的補貼直接支付給美國人,而非計劃下的保險公司。
參議院在臨時撥法案通過程序投票後,宣布休會至當地時間周一早上。按程序,參議院正式表決後,經修正的撥款方案仍需眾議院通過,並送交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估計程序需於數日時間。眾議長議長約翰遜表明,會要求眾議員提前返回表決。
美國聯邦政府十月一日開始停擺,刷新史上最長的停擺紀錄,負面影響不斷浮現。在空管人員缺勤下,全美40個主要機場被迫減少一成航班數量,周日延誤航班數量超過一萬,是停擺以來最嚴重。運輸部長達菲警告,若情況繼續,兩星期後美國人出行高峰的感恩節假期,機場可能會出現大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