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聯合國新一輪《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失敗,各國在減少製造塑膠上有嚴重分歧,產油國只答應改善塑膠廢物管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失望,但強調協調工作不會停止。
聯合國新一輪《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歷時11日,周五早上在日內瓦以失敗告終,超過180個國家派代表出席。各國曾在最後一晚通宵討論,但最終仍陷入僵局,未能誕生首份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
支持訂立條約的丹麥不滿有國家阻撓。
丹麥環境部部長及歐盟代表霍伊尼克:「真是悲慘及令人相當失望,看見部份國家嘗試阻擋這協議,這條約為我們提供對付塑膠污染的方法,地球的最大污染之一。」
綠色和平點名批評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美國等數國不願意真誠談判。主導會議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安德森表示失望,但強調協調工作不會停止。
多國呼籲限制塑膠生產,對製造塑膠的有毒化學品實施法律約束、推廣回收、循環再用及重新設計塑膠產品等。周五的草案版本已經沒再寫上限制生產塑膠製品,但承認目前生產水平是不可持續發展,但沙特阿拉伯及伊朗等產油國組成的陣營只表示願意改善塑膠廢物管理。
全球塑膠污染問題嚴重,據聯合國數據顯示,估計去年塑膠廢物量達4億噸,對人類及地球構成嚴重及持續的健康威脅。自2022年起,聯合國各成員國便同意要制定條約,終結全球塑膠污染危機,過去三年先後舉行五輪談判,仍未能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