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內地多間外賣平台近日推出連串優惠,帶動訂單量創下歷史新高,但多間餐飲店稱實際收益不大,甚至要「倒貼」,考慮到排名又不可以拒絕訂單。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約談相關平台,要求規範促銷行為。
內地多間主要外賣平台本月展開新一輪促銷活動,推出多項優惠「搶客」,顧客甚至可以「零元購」,刺激三大平台訂單量急增,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央廣網估算,美團、淘寶閃購的單日訂單量合計逾二億單。
但對中小型餐飲店來說,這場「大戰」是旺丁不旺財。優惠的大部分成本由店方負責,甚至有可能要「倒貼」,根本沒帶來明顯盈利增長。
咖啡店店主張小姐:「這一單顧客付了5.5元,平台還是再抽一些成,到我們手裡就是負0.58元。這一杯你要是說不去賣,你拒掉這個單子,就會影響了流量、進退兩難。」
咖啡店店主李先生:「平台是需要我們去做一個紅包的補貼,而且我們還需要補貼用戶的配送費。和之前比的話,我們最近兩個月的利潤點相對來說整體縮減了將近30%左右。不做(訂單)的話,我們連平台的曝光率基本上就沒有了。」
外賣平台「內捲」式競爭引起市場監管部門關注,約談餓了麼、美團和京東,要求三間平台企業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為,共同構建消費者、商家、外賣員和企業多方共贏的生態。
有學者亦指出,萬一這類競爭成為常態,對實體餐飲行業「百害而無一利」,認為應在消費者、商家、外賣員和企業間找出平衡,而非平台單方面得到最大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