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中美貿易會談達成共識,大幅下調互相加徵的關稅。有鐘表公司表示,有助紓緩早前入口商拒絕取貨等壓力,會把握關稅下調的時機盡快出貨。不過付貨人委員會指,目前船期緊張,可能影響出貨進度。
中美一同下調關稅後,有不少廠商都鬆一口氣。身兼香港表廠商會首席名譽會長的鐘表公司負責人指,美國訂單佔出口約6成,樂見中美會談有成果,認為關稅戰「停火」3個月,可暫時緩解公司的業務壓力。
鐘表公司執行董事劉燊濤:「我們之前關稅戰發生不取貨、減價等,我相信會紓緩一段時間。現在(入口商)相對上會取貨,而且應該在價錢上,不如以前這麼大空間讓入口商減價,因為現在始終沒有任何藉口可以讓他們壓我們價。」
劉燊濤相信美國感恩節和聖誕節將至,入口需求較大,預計公司第三季的出口量會回升,會把握關稅戰暫停的3個月盡快出貨。他又指,公司除在中國外,亦有在瑞士設廠生產,一旦中美未能達成貿易協議令關稅戰重臨,亦可減低面臨的衝擊。
有經濟學者預計,美國市場對內地貨品仍有較大需求,趁關稅戰「停火」出貨是很好時機。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雖然30%(關稅)水平仍高,但因中國貨品有些不可替代的特點,特別是部分貨品可能其他國家沒有,或其他國家的性價比、質量做不到。因此我想大家都覺得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做法五時花六時變、整天更改,所以有90日豁免維持相對較低關稅,(廠商會)盡可能出貨。」
不過付貨人委員會指,即使商戶想這樣做,亦會受制於貨船和貨櫃供應。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很多(貨)船公司去美國的船、東南亞和中國去美國的船已經減少班次,現在要重新行船,船公司都要一至兩星期調配,很多貨櫃在歐洲未及回來,感覺上有可能未來一兩個月,貨櫃供應都很緊張。」
林宣武又指,很多其他國家尚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認為目前經貿形勢仍未明朗。